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础机械装备产业基础机械装备产业

装备工业夯实中国制造根基

2022-10-13

简介  装备强则国家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工业是制造业的脊梁。C919试飞、“蛟龙”潜海……十年来,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不断攀上新高度。与此同时,电力、石油石化等大型装备加快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加快提质增效,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领域建设需要。

 本报记者 戴正宗

  装备强则国家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工业是制造业的脊梁。C919试飞、“蛟龙”潜海……十年来,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不断攀上新高度。与此同时,电力、石油石化等大型装备加快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加快提质增效,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领域建设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工业发展。补短板、谋创新、促转型,装备工业稳健发展,不断筑牢中国制造根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对于促进装备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提升与保障作用。近年来,中央财政在支持装备工业稳健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薄弱领域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了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创新财政资金对竞争性领域投入方式,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装备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包含工业母机、工程机械等在内的装备工业,是大国制造的坚实支撑。十年来,我国装备工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有效增强了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2021年,装备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58%。

  “我国已形成22大类工程机械产品,成为产品类别和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工程机械国内市场满足率从2012年的不到90%提高到目前的96%以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王振说,装备工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装备工业克服疫情影响率先回升,拉动制造业较快恢复,彰显了产业的地位和优势。

  工业母机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我国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为抓手,组织开展创新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工信部数据显示,在工业母机行业,目前已突破全数字化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多轴联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从无到有,在国产机床中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1.9%。”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

  加快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工业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医疗装备相关企业370万余家。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2021年我国医疗装备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医疗装备基本满足我国医疗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需求。

  “我们聚焦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基础领域创新突破,实施工业强基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攻克一批制约发展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王卫明说,装备工业基础不断夯实,为制造业的发展积蓄潜力。

  中央财政力促装备工业健康发展

  装备工业稳健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中央财政近年来紧紧围绕装备工业重点领域,支持实施重大专项、工业强基、智能制造,以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加快推动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

  首先,强化创新驱动,推动高端装备研制攻关。为了推动我国装备工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工业的发展,中央财政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专项项目。“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强化创新驱动,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全面推进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切实加快高端装备的研制攻关。通过自主创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新的重大成果。

  其次,聚焦工业基础能力提升,全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2013年起,财政部会同工信部开展工业强基工作,主要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能力提升,确定工业“四基”重点方向,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遴选工业强基项目承担单位,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瓶颈”问题。总体看,工业强基工程以技术创新突破“四基”制约,一些“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逐步夯实。

  再次,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支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2015年,财政部会同工信部启动智能制造工作,2016年报请国务院同意,明确“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左右实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主要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支持,智能制造所支持项目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达到70%以上,打造了一批以国产装备、国产软件、国产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数字化车间,不仅支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国产软硬件产品的创新应用,而且带动了社会投资,探索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

  最后,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财政部、工信部、原保监会联合启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主要由工信部制订有关装备应用指导目录,保险公司为目录内装备定制综合险,装备制造企业投保,中央财政适当补贴保费,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

  “加大装备制造投入,中央财政责无旁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央财政创新财政资金对竞争性领域投入方式,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昌告诉记者,像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机制就是改革思路落实到政策制定的具体体现。该机制解决了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所面临的创新成果转化风险与初期市场应用问题。该机制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很赞哦! ()

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园区政策推荐集聚区

  • 湖南安化经济开发区...湖南安化经济开发区,199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解详情
  • 湖南湘江新区...湘江新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包括岳麓区全境,高...了解详情
  • 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石龙经济开发区(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坐落在被誉为“京...了解详情